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小孩看牙, 從小培養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在診所和醫院上班那麼多年, 最最最有挑戰性的ㄧ件事情就是"讓小孩乖乖看牙"
其實連我們自己看牙齒都要有心理準!   先屏除痛不痛這件事情, 當一走進去診間, 看到從來沒看過的看診椅, 再看到從來沒見過的牙醫叔叔/阿姨, 到這裡還沒開始哭的小孩 已經很值得嘉獎了~ 但是如果此時再看到牙醫器材的探針或鑽頭加上那個有點可怕的鑽頭聲音. 大部分小孩就會崩潰大哭了!

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小孩不害怕看牙呢?  這個困難的任務其實需要診所人員耐心的引導跟爸媽持續性的協助跟配合。

通常我們建議, 兩歲開始就要讓小孩開始定期的到診所報到, 在這裡不一定需要進去診間看牙, 目的只是為了讓他熟悉環境, 讓他可以漸漸知道來診所是不可怕的, 甚至是有趣的!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診所裡面有附設小孩遊戲區, 爸媽可以在看診之提前到診所讓小孩先在遊戲區裡面放下對診所的戒心, 或者有些爸媽會在自己看診的時候帶著小朋友一起來, 讓小朋友在遊戲區等待爸媽看診的時間讓他們知道爸媽們也時常來牙醫診所。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有了這台遊戲機大朋友小朋友都愛不釋手

當他們開始熟悉環境以後, 我們才會開始誘導小朋友可以讓牙醫張嘴檢查。兩歲到三歲之間, 如果爸媽沒有特別發現小朋友牙齒有蛀牙(牙齒黑黑的) 的情況, 或者小朋友沒有抱怨牙齒痛, 我們都會以可以嘴巴張開讓牙醫看到為目標即可。這個時候不一定要強迫小朋友進診間躺在椅子上張開嘴巴給牙醫看, 只要他願意張開嘴巴, 在遊戲區或者爸媽抱小孩在身上都可以進行檢查。
等到小朋友比較有數字概念, 才會進一步誘導小朋友進去診間裡面, 躺在椅子上數牙齒!!
名義上是數牙齒, 實際上在我們數數的過程, 牙醫可以好好仔細的檢查每一顆牙齒的狀況。

第一次看診只要有張開嘴巴讓醫生看到牙齒就已經是很值得鼓勵的事情了, 在這邊強調不要強迫小孩看牙醫, 一但小孩哭了, 或者有抗拒的反應就要適時的停止檢查。 可以換個方式誘導或者在安排下一次等小朋友心情比較好一點時再繼續嘗試。

上面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在培養感情的步驟之一, 讓小朋友不要討厭診所的環境也進一步讓小朋友對牙醫跟護士們不陌生!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Uncle tooth 是跟小朋友模擬看牙的好工具


如果牙齒沒有特別嚴重或是特別明顯的蛀牙, 通常我們下一步就要繼續培養感情可以讓小朋友來完成洗牙這個目標。
如果牙齒有明顯的蛀牙通常牙醫有可能需要照x-ray 來確定蛀牙的深度, 再來判定補牙的急迫性,如果小孩配合度高, 就可以安排補牙的治療。 如果蛀牙太多或者小孩子配合度非常的不好, 就會考慮轉介給兒童專科醫生來進行後續的治療計畫。











小朋友的洗牙跟大人不一樣, 他們的洗牙是用一個小刷頭加上特殊的潔牙膏來去除表面的汙漬. 他們不用和大人一樣用探針震掉牙結石, 所以過程不會有不適或疼痛感, 但是清洗的過程會持續有水柱在口腔裡面(護士會用吸管協助吸掉多餘的水)

小孩用洗牙刷頭
圖片來源:https://www.smartpractice.com/shop/wa/category?id=370&m=

洗牙過程我們會準備卡通給小朋友看來分散注意力,也可以增加他們躺在椅子上的耐心, 讓他們可以輕鬆的完成洗牙的步驟!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等待小朋友跟診所有一定的關後, 若需要補牙時, 就會更容易的可以跟他們講解補牙的過程跟步驟, 大部分的小朋友一但知道步驟以後就比較願意配合牙醫完成治療。

通常也會請家長在家裡多跟他們講一些看牙的故事, 讓他們多了解一點牙醫叔叔們的工作。




在這邊有幾點要提醒家長:

1. 不要嚇小朋友, 也不要語帶威脅說不看牙齒我就ooxx, 也不要常常跟小朋友說如果你不刷牙就帶你去看牙醫叔叔之類的話。

2. 不要做不適當的保證 譬如: 看牙齒不會痛阿, 真的不會痛, 一點都不痛 。大部分檢查牙齒是不會痛的但是多少會有一些不適感, 有些小朋友分不清楚不適感跟痛, 一但有一點點不舒服就會開始很抗拒, 如果需要補牙的小朋友有時候會需要擦麻醉藥膏 跟打局部麻醉劑, 這個時候一定會有一點疼痛感 (有時候跟打預防針類似但是會比打預防針不痛)。如果一直跟他們說不痛不痛, 只要他們有感覺一點點痛, 就再也不願意張開嘴巴了!
我會建議爸爸媽媽們跟小朋友溝通時可以說: 牙醫叔叔要幫你的牙齒抓蟲蟲, 過程中可能會有一點點痛, 跟爸爸媽媽捏你一下一樣, 但是你已經長大了, 可以嘗試看看可不可以忍耐一下, 痛一下就馬上不會痛了!  這樣可能我們在進行治療的成功率會比較高, 以後他們也不會越來越恐懼治療

                

當然在這邊還是希望爸媽可以協助小朋友一起照顧好牙齒, 小朋友們有一口健康的好牙齒這樣就不需要常常接受牙齒治療之苦了!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熟悉環境
培養感情
不要嚇小孩
不要做不適當的保證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冷光牙齒美白



圖片來源http://luckedental.com/images/services/zoom-whitening.jpg


笑不露齒的含蓄年代早已遠去,笑就笑的痛快。據說,露出8顆牙齒的笑容是最自然最甜美的,也最容易讓人親近的。而一口清新潔白的牙齒,更是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的親近了。一白遮三醜,這句話現在不僅適用在臉上,也延伸到了牙齒。

市面上有琳瑯滿目的美白牙齒方法, 在澳洲甚至百貨公司裡面就有推銷人員在推快速美白的產品, 到底哪一種最有效, 最安全, 最持久?!!!

在專業的牙醫診所裡面, 冷光美白是一項政流行於歐美的最新牙齒美白技術, 它不僅可以去除牙齒表面的色素沉積, 同時可以進入牙齒深層達到脫色的效果。

低溫冷光, 完全避免了操作過程中對牙齒神經的刺激, 美白劑的主藥成分過氧化氫, 安全使用在牙齒脫色上已有數十年之久。在親水性美白藥物和完全部接觸牙齦的美白過程中, 對牙齒的結構級琺瑯質部會造成任何傷害。一次性, 無刺激, 無副作用的美白效果可以持續一到兩年。因此被公認是目前最有效級最安全的牙齒脫色美白劑。

原理

牙齒冷光美白系利用波長400~500nm之藍光(其溫度改變不明顯,故稱之為冷光)將塗抹於牙齒表面濃度20%~38%之過氧化物美白藥劑催化,經由過氧化氫的氧化還原作用產生游離基,改變色素的碳環結構,使牙齒顏色變淡變白。這種美白朮的操作過程僅需30至40分鐘,由於採用低溫冷光,完全避免了操作過程中對牙神經的不適,在親水性藥物和完全不接觸牙齦的治療過程中,對牙齒結構及琺瑯質不會造成傷害,美白效果可提高8至12個VITA色階,且時間可以維持2至3年,也比居家使用的牙套美白效果好30%以上。冷光美白有時會有術後敏感產生,但這種術後敏感情形大多會在1~2天內消失。長期追踪亦無造成齒質破壞情形,是一種安全可靠的美白方式。


不適合情況

1. 美白劑對填充體和烤瓷冠沒有任何作用, 所以前排牙齒烤瓷冠的人不宜做
2. 重度四環素牙, 氟斑牙, 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變色牙, 也不太適合做牙齒美白
3. 年齡16 歲以下, 孕婦, 和嚴重的牙周病患者不適合作冷光美白

冷光美白 Phillip Zoom 

圖片來源: Phillip zoom 

冷光美白必須由獲得牙齒美容資格證書的專業美容醫生操作



25%氧化物美白藥劑需要專業牙醫使用才不會傷害牙齦



操作過程
1、口腔狀況評估
2、比色闆對色
3、洗牙或牙面清潔
4、牙齦保護
5、塗抹美白藥劑
6、冷光機照射,15分鐘/次,可使用3-4次
7、去掉美白藥劑及牙齦保護劑,並大量沖水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白到不白的色階
B1 > A1 > B2 > A2 >D2 > C1 > C2 > D4 > A3 > D3 > B3 > A3.5 > B4 > C3 > A4 > C4


比色板對色   

前牙為 C2 其於牙齒為 A3




在开始之前我们会先帮嘴唇上一层 维他命 E oil 来保护嘴唇, 毕竟要张开嘴巴一阵子嘴唇会相对的比较干燥











洗牙或牙面清潔



牙齦保護
 牙醫會用專門的紗布還有棉花條將牙齦口腔內部保護起來




之後把牙齦用特殊的黏著劑保護著讓美白劑不會跑到牙齦而破壞牙齦的組織




塗抹美白劑



美白劑塗完之後就可以開始準備照燈了, 總共四個循環美一個循環15 分鐘, 過程中都會提供毯子跟電影, 這樣就不會無聊到發慌了






去掉美白藥劑還有牙齦保護劑,並大量沖水之後就完成了







美白完之后的牙齿已经比A1色阶还要白




每個人的牙齒質地不同所以變白的程度也不相同.有些人很容易變白但也很容易黃回來有些人牙齒不容易漂白但漂白後也不容易變黃. 這些都是要經過專業牙醫生評估才有辦法知道的. 不要輕易的嘗試訪間的美白產品不然可能花大錢但又傷害了牙齦或牙齒那就得不償失了

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澳洲私人保險哪家比較划算??!!


圖片來源: http://www.moneyspace.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Private-Health-Insurance.jp

身為牙醫前台這麼多年, 病人最常問我的除了牙齒的問題之外,最常聽到的問題不外乎是" 哪一間保險划算 ?? "

我內心的真實答案是 " 都不划算:",  保險是無本生意, 每間保險公司裡面都有很多"精算師"
我們普通老百姓怎麼可能算的贏他們, 如果真的可以找到划算的保險公司那不出幾年那家公司也會倒閉, 而在澳洲我們看到的是保險公司越做越大, 甚至連其他產業的公司也都紛紛來投入保險這塊 !

很多人也常常跟我抱怨, 繳了十幾年的钱給保險公司也都好多萬了, 可是我今年要植一顆牙他才回來不到$1000, 早知道我就把錢存起來需要用的時候還可以全部給付給我自己!!!

這句話是真的!! 只是有人強迫你毎個月分期付款給他買心安,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還真的覺得心安!!!


要從不划算中挑划算, 那我通常都會先問病人的需求, 看他們在牙齒的需求量到底是多少才有辦法給予進一步的建議.



分析保險


大部分買保險的心態: 1.保個萬一 2. 生小孩 3.可以抵政府的Medical levy  。 
保險的目的一開始是用來保意外事故的, 但是現在已經變向發展到不是意外事故也可以使用像是 配眼鏡, 按摩, 等等。
看牙齒其實也不能算在意外事故裡面, 因為牙齒的好壞大部分也是人為可以控制的!!!!!!

好啦廢話講到這邊, 開始進入主題!!!買過澳洲私人保險的人都知道 保險分成
  Hospital & Extra cover  兩部分。



Hospital Cover 基本上就是你在生病的時候, 如果想去"私立醫院治療" 時 他會幫你cover 因為生病所需要的住院費用, 但是還是會有一些access fee 跟 out of pocket fee involve.

1. 保個萬一
如果有重大疾病時, 雖然公立醫院是免費的(Medicare cover ) , 但是往往需要排很長的隊, 而且不能指定醫生, 如果是生小病住院都還好但是萬一遇到重到疾病得緊急開刀的時候就會想要多一個選擇的機會! 像是癌症的治療,或是洗腎萬一沒有私人保險要等到位置可能都得三個月起跳。但是有些病沒有辦法等你三個月所以這時候保個萬一就變成很重要了。

2. 生小孩

我有保生小孩的pregnancy cover 因此一懷孕我就可以"指定" 專科醫生幫我接生, 然後住進私人醫院. 但保險所給付的只有我因為生小孩住院時所產生的費用!!  專科醫生還是會額外收我一個out of pocket fee。

我自己的保險給付案例
自然產
    全部費用
   保險給付
  自掏腰包
住院費住院四天
7000
   6600
 400
婦產科專科費用
3000
   0
 3000

Medicare 會 cover 一小部分看診費用 但是醫生的私人費用還是得給到3000左右是私人保險不給付的! 但是沒有私人保險就得去公立醫院生, 每次看的醫生或者助產師 都不太一樣, 要生的時候也不確定會是哪位醫生來接生。


3. 抵 Medical levy 

如果你沒有買私人保險 但你的年收入超過$88 000, 你就得將收入的1% 繳給稅務局。
ex $880 一年 在添一點點就可以買一個私人保險了'

圖片來源 :https://cdn.theconversation.com/files/76065/area14mp/image-20150326-12309-1o84wjq.png


 Extra cover  

Extra cover 在這邊包含了: Dental, Optical, Chiropractic, Physiotherapy, Massage, 等等
其他東西不歸我管我就不多說, 在這邊就只講Dental 就是牙科的部分。
保險公司制定了很多複雜的規定, 來預防患者或醫生對於保險濫用, 以提高自己公司的利潤。

每個保險都應該有一個 (Standard Information Statements, SIS) 這個是所有保險公司都要提供的規範文件,  所有的SIS都應該是一樣的格式 :
http://www.privatehealth.gov.au/assets/doc/guide%20to%20SIS%20-%20General.pdf

當我們要比較保險的時候最好是把保險公司的SIS格式找出來這樣統一格式以後也方便比較不會眼花撩亂。大部分保險公司不會把SIS 放在大家容易看到的地方, 因為希望你們不要太了解保險>< , 這邊推薦大家一個政府的網站可以讓大家去找各家保險公司的SIS 進行比較
http://www.privatehealth.gov.au/dynamic/insurer


在我進行比較之前有三大觀念要先告訴大家 :

1. 不是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2. 不是Prefer Provider 就是好的診所

3. 有一好沒有二好

這邊上面有澳洲大部分的保險公司



1. 不是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強調不是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大公司通常花很多錢在打廣告, 門市, 行銷, 當然更容易吸引所有人進入投保,從心理學角度來說 畢竟大家對一直看過的圖案或是標誌都會有比較好的印象!! 但是從真正利益來說確不是一定如此, 因為大公司花費兇 加上他們需要打很多廣告, 維持門市的開銷,所以他們在給付的限制上也相對的比較多!而且會使用讓你眼花撩亂的Plan 讓你覺得你很划算!!
澳洲保險公司四十多家以上, 很多公司是我們根本不一定有機會看到的, 甚至有些公司是要有關係才可以進入的 Ex CBHS (Commonwealth bank worker 或者家屬)  ACA (Adventist worker 或者家屬) Teacher Health Fund (在學校工作者) RBHS (Reserve bank worker ) 等等 這些有關係才可以進入的保險其實是非常好的, 畢竟他們是以員工福利為出發點來營運這個保險的, 所以保險限制會比較少, 給付相對也是比較合理的, 不過他們還是得以不虧錢為目的。
還有一種是公司付錢幫員工保的, 比較常見的像是外商公司. 通常保險費是公司給付他們就可以從大公司拿到最好的Plan, Ex GU Health, Bupa 90% (不管任何診所都是90%back )。
如果是我上面說的兩種狀況: 員工關係保險 或者 公司給付保險 那下面文章就可以不用繼續看下去了!!   要注意: 如果是公司裡面跟某大保險公司有優惠方案, 這種還是得往下看喔因為這種還是會受到一些保險規定的限制的!


2. 不是Prefer Provider 就是好的診所

而Prefer Provider又是個什麼東東呢, 每次解釋到這個我都有氣, 因為這個是保險公司玩的最陰險的一招。 Health fund Dental 就是保險公司自己開的牙醫診所, 為什麼要自己開診所就是希望自己的保險錢自己賺!! 所以他們就會標新立異的說, 請到我們自己開的診所您將會可以拿到比較多的rebate, 如果您去其他診所我們就不會給到相同的錢。在這邊有些人應該開始聽懂這些話後面的含意,  保險不是應該是幫助我們投保人得到更好的醫療治療跟回饋嘛? 美其名是讓大家方便去保險公司自己開的診所, 而其實就是用省錢的觀念來限制大家去選自己相信或喜歡的醫生。

而沒有辦法自己開自己家診所的Health Fund 就會開始玩一個 " Prefer Provider "的遊戲!!
跟區域裡面某幾家診所合作, 簽訂合約, 當成指定診所, 當患者去合作診所那裡治療就可以拿到比較高的rebate。合作的牙醫每一區也有數量限制, 一區裡面他只有讓固定數目的醫生可以跟他簽定合做合同, 畢竟如果一區之內每一家幾乎都是合作對像那他們就不用玩遊戲了阿。
不合做的牙醫師也可以收他們保險的顧客但是就是"某些" rebate 會少一些。

講到這裡跟他簽定合作是有很多對我來說不合理的規定!!
舉例:
規定1. 大部分治療項目的價錢得依保險公司規定來定價 :
           ex 烤瓷牙套Crown 不能超過$900
          這邊大家會說那很好阿, 這樣以幫我們省一些費用, 但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是, 一個好的                 牙套材料如果要送去lab好好做, 加上黏上去時候要花時間把旁邊的邊緣修好讓他可以                 盡量完美的毫無縫隙, 如果沒有保險的影響之下好的材料加上工本錢 一顆 Crown都要收             到$1500-$1800。 當價錢被壓在$900的時候很多醫生就得退而求其次找比較快速完成的             材料或者成本比較低的材料,萬一兩年內壞掉了反正保險會在給付.  那牙齒本身呢? 經             過許多次的磨損或者萬一Crown的邊緣不合細菌因此跑進去而侵蝕牙齒本身, 導致不可逆           的結果, 之後不是要花大錢做補救的處理嗎? ?  假設這個套子是要裝在心臟大家還會因為           保險而考慮用便宜的材料嗎?

 規定2.保險公司為了要不虧錢還會定期來抽查有跟他簽合約的診所, 看看是否有合乎"他們的               標準" 來使用保險, 這個標準不一定跟牙醫師判定的相同, 如果他覺得牙醫師判定的不合             乎他們的標準, 那牙醫不僅得退還當初的費用給保險公司, 還得賠上罰金。 大部分有被               罰錢的牙醫師想要找律師上訴都會被告知還是乖乖跟保險公司協調違約金因為是打不               過他們的! 這會讓有心想要把牙齒好好治療的牙醫師被迫聽從保險公司的話, 這樣不有               點本末倒置了嗎?

  規定3. 有簽合約的牙醫, 不可以看同事或這親屬的牙齒如果親屬同事也是買同一家保險公司                 的情況下。

這些規定不外乎就是要保障保公司本身的利益, 還有盡量把錢回收到公司底下, 等到他們資金夠龐大了可以自己開自己診所的時候也不需要來玩這個Prefer provider 的遊戲了. 對於牙醫師來說加入當然也有好處存在,好處就是病人量就可以很多因為保險會幫忙把他們底下的保險戶盡量轉到有簽約的牙醫師那邊, 說白一點就是我給你好處但是你得乖乖聽我的話!!

如果病人量夠多或者想要走高品質路線的牙醫師就不會願意跟他們簽合約了畢竟要聽保險公司的話來想辦法壓低成本就有點違背了當醫生的目的了阿!


3. 有一好沒有二好

牙齒的保險裡面都會分類成 General Dental & Major Dental 兩種, 每次我在回答哪個保險好也都要思考很久或者反問大家想要用在牙齒的什麼治療上, 有些人希望植牙可以Cover 多一點, 有些人希望補牙可以 Cover多一點, 在這邊真的要跟大家說, 功課做了這麼多 真的不可能每一樣都很好, 不然保險公司早就倒光光了, 有些人甚至希望牙醫師幫忙大家盡量把錢從保險公司裡拿出來, 這個不但不合法, 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大家都在瘋狂使用保險的同時, 保險費也會瘋狂的飆升。

比較保險


1. 純%制度會比配額制度的公司好

比較這種事情真的有點小困擾, 畢竟他們不是在所有收費都相同的情況那只能比個大概, 小編我個人比較喜歡走 純% 的保險公司. 很多保險公司雖然他們上面都是標榜是 70% 80 % 可是要小心我剛剛講的情況他們會有Prefer provider 才是給 70% 還有得小心他們的 sublimit policy 因為很多都是有一大堆的規矩, 算下來根本沒有給到 70% 。 很多保險都是Iteam limited
就是每個項目都有很多的限制在底下, 就算裡面還有餘額也完全無法使用


舉例說明

Medibank Private Basic Extra 70%




你看他上面所寫的文字敘述中, 除非你到他的Members` Choice provider, you May get more , 但是他底下的Example of Maxium Benefit 裡面就是配額配好的每一個Item 不管診所收多少錢你都只能拿到他上面寫的金額 。 假設以補牙來說 one surface filling 一個面積的補牙定價 通常定價 $140-160  左右, 不管你定價多少他最多只會給 $ 64.6 這樣是連一半都不到, 就算他給你一年$ 750 好了你也用不太到他。


  Qantus Basic Extra 60%


反觀來說 Qantus Basic Extra
他們沒有 Prefer provider 的遊戲之外, 他們也沒有 Item limited
的配額 他們就是我上面說的純 % 的保險之一 , 這樣假設你補一顆牙 one surface filling $140, 他就會回來價錢的60%  $84, 這種保險比較一目了然也比較乾脆。



2.了解自己的需求 (牙齒狀況)

大部分的人, 除非牙齒狀況真的很糟糕, 不然只需要每辦年的 檢查跟洗牙, 或者偶爾補補牙就可以了。抽神經(根管RCT), 考瓷牙套(Crwon) 甚至是植牙(Implant) 都是牙齒蛀到一定的程度或者發炎到不可挽救的地步時的治療方案。

最常見的牙齒治療程度排行 : 檢查< 洗牙< 補牙< 拔牙< 根管< 考瓷牙套< 植牙
(保險公司也會知道這個排行是從便宜到貴, 所以越往後面的限制有時候也愈多 )


     

    牙齒很好只需要維持的人--

                    這一類的人通常我真的不建議買保險, 因為給得錢遠大過拿到的钱, 除非去買比較                       便宜的純粹抵稅用, 但是也別想保險公司會給付的多好, 很多時候甚至洗牙也需要                       補一些差額, 補牙可能會需要補上更多的差額。


     牙齒不錯但是會需要小項目或中等項目治療 --

                      保險相對不是非常划算, 那建議找General Dental rebate 多一點的                                                      方案,洗牙, 補牙,給多一點, 外加上根管可以給多一點
                       萬一某天很不幸的需要重大一點的治療自己掏腰包都比先                                                                給保險公司很多年,到時候卻拿不太出來的划算。
                       EX: Frank lots extra 80%,  Qantas assure 60%
                       Frank 這家保險公司就是走洗牙, 補牙, 甚至牙周病治療, 根管  拔牙,拔智齒基本                        維持牙齒需求的項目, 不管牙醫開價, 大部分都是幾付 80% 直到 2000 額度用                              完。但是他的限制就是在Crown 還有 Implant 項目幾付的非常少 
                       





     牙齒狀況尚可偶爾需要重大治療--- 

                   保險偶爾划算, 建議找General & Major 相等程度的。因為不管 如何自掏腰包的可能                    性還是在。但是需要用到的時候至少可以給付 60% 以上的保險比較合試。有點像                     是分散風險的概念。
                  EX: CUA, HIF, AAMI Health 70%
                  這個保險幾乎全部的治療包括 Crown 跟其他的Major Dental 都是 70% Back 不管                     定價是多少。General Dental 給 1000 額度一年, Major Dental 也是1000 一年。
       
         



    牙齒狀況很糟, 每年都需要重大治療或直牙手術

                     保險這時候可以說是相對划算, 因為你毎年使用的金額都已經超出保險限制的每年                       配額, 所以不管怎麼樣保險的钱都一定會用出來的。這個時候也建議找Major                               Dental由其在Crown 跟植牙給比較多的。相對的保費也會比較高喔!!!  
                      EX : CUA, Qantuas assure 75%, 
                      Qantus assure 75% Major Dental 的部分有給到 $1300 所以相對來說也算是給得                       不錯的了




上面都是舉例說明,實際上的情況還是要看每個人不同狀況而定, 而且保險公司每一年都可能會換制度, 有些公司覺得某項東西開虧錢就會開始調整!!!


 3. 有關係才可以進入的保險一定比大公司的保險好!!

上面有提過, 有些保險公司不是開放給所有人參加的, 是必須要有親屬或者自己本身有關係才可以進去的那種小編最喜歡, 因為他們算是提供福利給員工為主要目的, 雖然公司本身不太可能虧錢但是也不至於限制的太過份。EX: CBHS (Commonwealth bank, Doctors Health fund. RBHS ( Reserve bank health society), Teachers Health Fund. ... 等等

有時候這些關係保險的保費會稍微高一點點, 因為他們的package不像是大公司有非常的多需要吸引不想花錢的人進入保險, 但是他們幾付的時候也相對的合理


圖片來源: https://www.belllawoffices.com/wp-content/uploads/2015/02/private-insurance-1.jpg

親身經歷 :
比較保險的同時, 並不是哪一間便宜就是划算的, 要做的功課其實不少, 我自己研究過這麼多間保險也至少更換過四間保險公司, 一開始我的心態也不外乎是哪一間便宜就先跟哪一間, 或者哪一間方便, 有出特價活動就跟哪一間, 因為這樣我也白白交了很多冤枉錢。 曾經我跟過大公司Medibank 但是那時候牙齒也沒有什麼事情所以就安安穩穩的度過了三年, 之後我被Bupa 的優惠方案吸引過去, 因為他強調他跟我上班的醫院有合作制度可以給我 幾個%的優惠之類的。
當時還不太會做功課只知道我的保費一個月已經調漲到 $180 一個月, 有一天我自己的智慧齒很不爭氣的發炎了, 需要開刀,找了幾個牙醫看診因為當初智齒比較靠近神經, 有牙醫請我去看專科醫生, 也有牙醫說可能可以直接開刀取出, 最後找到一個自己信任的牙醫開刀。我當時印象很深刻開刀費 $500 但是 Bupa 只給了 $98 。我才突然意識到這個情況有點不合理, 我的牙齒我自己想找自己信任的醫生,每年給保險公司這麼多錢也沒用在任何其他地方現在只是智齒想要開刀, 卻沒辦法給一個比較合理的rebate,  我Dental limit 就算裡面有1000塊 我也用不出來,因為被配額制度給限制了。 在這邊重點不是我希望他全部rebate 給我, 但是要合理!! 我不介意繳貴一點的保險, 可是如果我有需要用的時候希望保險公司是可以合理的給付。
所以我自己最後就換去了我們醫院底下的保險公司了!!



結論

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清楚自己的需求, 做一下功課, 通常Medibank還有 Bupa這種比較大的公司都不會真正走% rebate 還是會有很多的配額限制 請看清楚( sublimit apply ), 還有那些寫著unlimited 的都不一定是真的因為牙醫生也得跟保險提出為什麼需要洗牙
如果不需要門市的服務其實小公司真的比較好, 小公司也算是穩定,不太會有捲款倒閉的情況發生。
保險真的是一個無本生意, 就是抓準了大家保心安, 加上每個月把錢分散繳出去比較不心痛的心態, 這邊交大家做功課不外乎就是確保自己的利益之外, 也要好好開始思考, 是否因為保險而犧牲了自己的一些選擇權。 當你把錢都交給了保險公司, 但是保險公司無法給你你想要的Rebate 那你退而求其次的找一個願意用很低廉的價錢幫你治療的醫生或者要求醫生想辦法幫你違法把保險卡裡的钱都拿出, 最後吃虧的可能還是我們自己阿!



以上都是小幫手靠著經驗努力自己收尋的功課, 但是有不足的地方請多包涵, 畢竟保險每年都在改變,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跟我們Evergreen 前台小幫手討論。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我懷孕了!!但是我牙痛!!!!!!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懷孕10個月最害怕遇到的身體狀況之一 ------牙痛!!!!
所有的謠言,流傳, 都告訴我們 孕婦不能看牙, 這邊用謠言,流傳來形容簡單來說就是"不是真的!"

媽媽都會想要給寶寶最好的, 如果身體一有什麼狀況就會馬上衝去看醫生預防之後要吃藥的情況出現, 那牙痛呢?? 大部分的媽媽都會選擇忍耐, 這個忍耐導致牙齒發炎或者蛀牙狀況越來越嚴重, 不僅媽媽受罪, 牙齒內的細菌容易透過血易影響胎兒發育,嚴重可能導致早產或流產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懷孕媽媽常見牙齒狀況:

1. 懷孕期牙齦炎

懷孕媽媽在孕期荷爾蒙改變, 激素帶謝增加作用在牙齦的微血管上, 使得牙齦腫脹, 牙齦對發炎反應的抵抗力降低, 容易流血,原本口腔內存在600-700種細菌, 也會因衛荷爾蒙改電失去平衡狀態, 孕吐, 懷孕期間飲食偏酸甜, 進食次數增加,都會造成細菌滋長增生, 增加牙齦發炎的機會

2.牙周病機率大增 

孕婦出現牙齦炎之後, 擔心一刷牙就流血,甚至怕刷牙時的疼痛, 加上孕期媽媽容易疲勞, 容易忽略口腔清潔, 也不敢定期去洗牙看牙醫, 造成牙齦炎漸漸轉成牙周病, 若本身先前有牙周病,懷孕期也會更加嚴重!

3.牙齒容易遭腐蝕

有些孕婦會有孕吐現象, 造成胃酸逆流, 導致牙齒的府蝕現象 

4.蛀牙機率大增

懷孕期口味改變, 少量多餐甚至吃消夜, 牙齦又容易發炎,加上行動不便, 口腔清潔若不小心疏忽會使得口腔殘渣堆積, 蛀牙機率因此大增


【懷孕是否可以看牙?

 可以! 雖然說我們鼓勵媽媽們在懷孕前就要建立一個健康的口腔環境, 但是懷孕後定期給牙醫生檢查和洗牙都是必須的, 懷孕期間可以進行普通的洗牙, 簡單的補牙, 如果懷孕期間需要拔智齒的話醫生會評估狀況來決定是否需要等到產後拔除。


【照牙齒X-RAY會傷害胎兒?

一般來說只要總暴露量不超過5-10毫西弗,就不會出現先天畸形, 牙科的放射線含量,一次單顆牙齒X-RAY0.005毫西弗,全口X-RAY0.01毫西弗, 再加上每次照射X-RAY都會用鉛衣保護, 幾乎可以完全保護孕婦及胎兒免受到輻射。牙醫師也只有在必要時才會使用X-RAY。

下面圖片為輻射暴曬量的比較
圖片來源:http://www.aec.gov.tw

【牙科藥物/麻醉藥會影響胎兒嗎?
圖片來源: Evergreen dental 
  • 止痛藥一般常用的止痛藥如;阿斯匹靈及普拿疼到目前為止婦產科醫師也都認定是安全的;麻醉性止痛藥(如:嗎啡)不會對胎兒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但是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而且長期使用會造成成癮性不過牙醫師不會開這種處方。
  • 麻醉劑牙科局部麻醉劑只要不過量都可安全使用。
  • 抗生素除了四環黴素、氯黴素及鏈黴素外一般而言牙科抗生素對孕婦來說是安全的。因為感染可能造成菌血症或敗血症對胎兒的危害要比抗生素通過胎盤對胎兒的危害更大所以必要時仍會建議孕婦服用。
【黃金治療時期:懷孕中期

雖然懷孕看牙並沒有對胎兒造成危險,  但是基於舒適性和孕婦的心理層面還是鼓勵懷孕前把牙齒治療好, 但是如果非不得已需要進行牙齒治療時可於懷孕中期(3-7個)月治療。這時孕婦生理心裡都屬於整個孕期比較穩定的階段來進行。

懷一次孕掉一顆牙, 懷孕不能看牙齒, 牙齒X-RAY會讓寶寶畸形 這些都是迷思!!!!!!!! 
最後在這邊提醒準媽媽們, 牙痛不要忍, 更不要相信偏方 像是草藥漱口, 或是塗薑片大蒜等等偏方還是要找出症狀, 及時治療, 多跟自己熟信的牙醫師溝通, 配合治療, 才是保護自己也保護胎兒的不二法門!



圖片來源:Evergreen Dental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缺牙沒關係?? 地基鬆散問題多!!



人體32顆永久齒, 扣掉四顆沒有太大用處的智慧齒,剩下28顆永久齒都在我們的口腔裡扮演重要的角色, 少了任何一顆牙就會像房子地基崩塌一樣, 剛開始一小處出問題, 像是鄰近牙齒鬆動, 之後缺牙上方的牙齒開始代償反應慢慢增長, 容易產生蛀牙,牙周病, 到後面牙齒容易爛光光, 導致全口無牙的機率增大.

缺牙.鄰近的牙齒會產生代償的移位
圖片來源:hedental.com.tw




上下各14 顆牙齒,若少了其中一顆牙齒, 咀嚼食物的力量並不會因此改變所以反而會增加其他牙齒受損的機會, 就像是14 層樓的高樓大廈 少了一層樓的地基一樣, 隨時都有鬆散塌陷的危險!
            
                    
圖片來源 : i1.kknews.cc

缺牙之後衍生的問題:

1. 食物塞牙縫 增加牙周病機率
缺牙時間久了, 附近的牙齒東倒西歪, 牙縫增大會使食物容易卡在牙縫, 缺牙部分的牙齦接觸食物的機會增加, 一但食物酸化, 附近的牙齒容易產生蛀牙情況, 牙周也容易發炎, 增加牙周病的機率。

若是缺牙也會導致附近牙齒牙周病的機率大增
圖片來源: httpwww.sxjhkq.com

2. 牙齒移位,門牙向外暴出
缺牙造成牙齒的支撐力減弱, 尤其如果缺牙的是後面的大臼齒會導致前面的門牙移位, 甚至久了往外暴出, 嘴唇跟著凸出, 看起來會明顯蒼老。



缺牙造成前排牙齒慢慢往外暴出
圖片來源:http://img.mp.itc.cn


3. 磨牙, 關節痛, 打鼾機率增加
一但缺牙了牙齒咬合度會降低, 咀嚼肌肉可能因為牙齒咬合不佳產生代償協助作用, 臉型變短, 舌頭後縮, 長久下來可能會開始磨牙, 打鼾, 甚只可能會有顳顎關節疼痛的問題

4. 牙骨萎縮, 臉型改變, 變蒼老
長期缺牙不補, 會造成牙齦的骨頭萎縮,臉部會因為缺牙而縮短, 造成臉頰凹陷, 進而產生皺紋使臉部變蒼老
   
 圖片來源 :www.smiletw.com/beauty2013/images/h6.jpg

5.平衡感降低
牙周韌帶本體感覺接受器可以協助維持身體平衡, 一但缺牙也會造成平衡感受影響

不管缺牙是因為蛀牙造成牙齒無法存活或者是意外早成牙齒脫落都要盡早讓牙醫評估後續處理治療方式. 一但缺牙時間久了治療的選擇性都會減少. 治療過程也會越來越複雜, 需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都會相對的提高許多. 

治療方式:


優點
缺點
活動假牙
  製作時間較快速, 費用較低
 -易物感強, 很難做到舒適
 -清潔不方便, 容易滋生細菌
 -固定和咀嚼性能差
- 容易造成牙齦和口腔黏膜發炎
考瓷牙橋
 製作周期短 
-傷了兩顆好牙---牙橋需要將缺牙相鄰 的兩顆健康牙齒"借力" 搭起一座橋來支撐假牙,  所以需要將鄰近兩顆健康牙齒進型較大面積的磨損變成橋墩
在進食時, 由於假牙沒有牙根, 牙橋所承受的咀嚼壓力都會大增, 增加橋墩的負擔, 久了容易拖累兩端健康的牙齒也可能造成牙肉不舒服的問題
-橋墩不易清潔, 增加蛀牙和牙齦發炎危機
人工植牙
 穩定性佳
 安全性高
 舒適美觀
 (人工植牙成為修復缺牙治療的趨勢。植牙牙體是使用親骨性最良好的鈦金金材料製成的人工牙根,將人 工牙根植入缺牙的頷骨內,以替代天生牙根,等待約3~6個月當人工植體與人體骨細胞整合良好後即可裝置假牙基座裝上假牙套恢復咬合咀嚼功能)
 -治療時間長, 需要分步進行等代傷口  癒合, 約3-6 個月
-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患有糖尿病, 凝血不良的患者不適合, 
-市場上價格有高有低及品質良莠不齊




小編和病人常見Q&A:

Q:可以不要管他嗎, 如果不理他可以拖多久?
A: 不管他的結果會衍生更多問題 (如上述), 拖多久要看每個人牙齒移動的速度還有牙周的健康程度而定, 一般來說牙醫們都會建議缺牙的病患在一年之內趕快決定治療的方式如果時間拖久了缺牙的位置受到鄰近牙齒的壓迫那就無法順利植接用上述三種方式治療, 可能要先把所有複雜的問題解決例如 先處理牙周病,讓牙齦發炎或骨頭萎縮的狀況改善或者使用矯正讓牙齒空間恢復正常....等等 

Q :哪一種治療方試好?
A : 每一種治療都有他的優缺點,若以專業角度來評估通常都會選取對牙齒傷害最少穩定性最高的方式, 但也並非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都適合同一種方式, 小邊通常會建議病人給醫生評估過後, 再來選擇他自己內心最喜歡的方式. 畢竟每一個人的生活考量不一樣, 所以選擇一個自己真心喜歡的方式成功率也會比較高!